|
学生发〔2019〕5号
滚球体育投注,滚球投注app滚球体育投注,滚球投注app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
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自2013年以来,我校已经连续开展了六年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已建有市级生涯工作室4个、市级校外实践基地4个,校级生涯工作室8个,这些工作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按照市教委《滚球体育投注,滚球投注app2020-2021年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申报的通知》要求,学校鼓励有条件的教师骨干(辅导员优先)和院系积极参与申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示范点)
(一)申报条件
1.申报主体为本市各高等学校从事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教师骨干,从事院系基层工作的辅导员优先考虑;
2.申请人及其工作团队应具有丰富的职业生涯教育、指导和服务经验,在特定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扎实,工作特色鲜明、效果突出,在全市高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
3.申请人所在高校应提供相关配套经费,落实专门场地和办公设备,为工作室创造良好条件;
4.上一轮建设周期中评审结果为优秀的“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示范点或培育点)”的优先考虑。
(二)建设任务
凡被确定为“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示范点)”的项目,根据工作需要,承担以下任务和职责:
1.品牌创建。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围绕当前高校学生生涯发展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自身特长,积极开展富于创造性、具有推广价值和示范意义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工作,加强工作室品牌建设。
2.示范引领。面向全市高校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建立成果共享的交流机制,定期提交可供学习、借鉴、操作的工作研究成果或报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团队建设。工作室负责人既要全面负责工作室的日常运行与业务开展,同时也要致力于团队建设,积极整合校内外相关资源,提升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队伍。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示范点)建设周期为两年,市教委每年进行相应投入,同时对建设情况进行年度考核,两年周期结束前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为优的优先进入下一轮项目建设周期。
二、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培育点)
(一)申报条件
1.申报主体为本市各高等学校从事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教师骨干,从事院系基层工作的辅导员优先考虑;
2.申请人及其工作团队应具备一定的工作基础,建设内容有一定特色,能充分发挥辐射基层的作用,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3.鼓励申请人所在高校提供配套经费支持,并落实专门场地和办公设备,为工作室创造良好条件。
(二)建设任务
凡被确定为“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培育点)”的项目,根据工作需要,承担以下任务和职责:
1.实践探索。立足于破解高校学生生涯指导和服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努力形成各自的典型经验和工作品牌;
2.成果共享。建立成果共享机制,将自身工作经验及品牌模式向本市其他高校分享交流,不断促进全市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水平;
3.团队建设。由工作室负责人牵头,整合校内外相关资源,提升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形成一批专业性、实效性强的团队工作模式。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培育点)建设周期为两年,市教委每年进行相应投入,同时对建设情况进行年度考核,两年周期结束前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为优的可在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示范点)评选中优先考虑。
三、上海市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校外实践基地
(一)申报条件
1.校外实践基地由本市市属各高等学校和相关企业共同申报。相关企业应在同类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且具有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先进的企业文化、良好的社会信誉和社会责任感;
2.校企双方应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协商并签订校外实践基地共建协议;
3.校外实践基地应能够长期提供一定数量的学生实习实践岗位,并能定期安排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人员到企业挂职锻炼;
4.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应体现高校办学和专业特色,与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相结合。
(二)建设任务
各高校应建立健全组织机制,培养一支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的带教指导队伍,建设一批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践和教师挂职锻炼所需的场地、设施、设备,开发、建设一批符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并与高校相关人才培养方案有机结合的实践和挂职项目,切实服务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职业技能提升。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周期为两年,市教委每年对基地进行相应投入,同时对建设情况进行年度考核,两年周期结束前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为优的基地所在高校申报下一轮基地时优先考虑。
四、2020年度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项研究
(一)申报条件
1.申报主体为本市各高等学校从事就业创业相关工作或相关研究的教师;
2.申请人及其项目组成员应有一定的研究经历,并具备相应的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
(二)研究任务
1.年度专项研究周期为一年,研究应理论结合实际,以提升就业创业的实效性为核心,切实提高就业创业工作水平;
2.2020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项研究课题指南:
(1)高校毕业生到国家战略、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就业创业现状及引导机制研究
(2)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长效机制研究
(3)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模式和发展方向研究
(4)新时代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5)人工智能发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6)大数据技术推进就业供需精准智能匹配的研究
(7)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及应对策略研究
(8)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与落户政策研究
(9)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相关政策研究与评估
(10)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研究
3.鼓励研究成果在正式出版的刊物上以论文形式发表,并注明“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资助项目”。
五、申报及评审
凡有意申报的教师及团队请认真填写好项目申报表(附件可从就业信息服务网http://career.gench.edu.cn“公共下载”栏目下载),于2019年3月15日(周五)前交学生处(就业办),一式3份,同时发送电子文本,就业办将组织专家进行项目评审。
联系人:王旭娜 68134361
联系邮箱:wangxn@gench.edu.cn
联系地址:学生事务中心226室
附件:1.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申报表
2.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校外实践基地
申报表
3.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项研究申报表
特此通知。
上海建桥学院学生处 |
2019年3月6日 |
学生处 2019年3月11日印发 |
附件1: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申报表.doc
附件2: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校外实践基地申报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