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三周的三期融·艺特色集市于2025年4月10日、17日、24日成功举办,吸引了大量师生及行业人士参与,展现了蓬勃的市场活力。这场持续深耕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市场实战+专业教育”的创新模式,搭建起连接课堂与市场、传统与现代的产教融合实践平台。
珠宝学院首期“融·艺”特色集市活动现场
作为珠宝学院推进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载体,首期集市受到珠宝学院团委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心理协会的支持。活动现场设置“创意无限”“珠光宝气”“玉见晶彩”三大主题摊位,展出了学生双创团队与创意社团精心打造的百余件匠心之作。
其中,校企共创首作《虬灵五福》系列凭借传统纹样与现代工艺的融合引发关注,而海水珍珠定制服务、巴洛克异形珠首饰试戴等互动环节,更让参观者直观感受珠宝设计的实践魅力。
师生体验珍珠首饰试戴与定制服务
“每期的水晶类产品几乎销售一空,学生团队直接对接市场需求,这正是产教融合的显著成效。”项目组市集负责人陶逸飞表示。活动不仅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通过珠宝工艺介绍、社团创意工作坊等环节,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来自“猫矿”社团的学生文创设计师深有感触:“从设计构思到成品呈现,我们完整经历了市场调研、成本控制、工艺验证等全流程实战,这种经验在传统课堂中难以获得。”
社团原创产品宣传图于摊位实况
首期活动在获得热烈反响的同时,项目组也认真收集了师生滚球体育投注,滚球投注app产品丰富度、服务流程等方面的优化建议。据透露,即将于五月启幕的第二期集市将进行多维度升级:新增时尚惠民首饰板块,强化品牌视觉识别系统,并深化与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同时,“文创优才孵化计划”将持续推进,联合多家知名企业开设专项设计工作坊,进一步完善“创作、检验、迭代”的产教融合生态链。
“玉见晶彩”展区水晶玉石类产品吸引师生驻足选购
从实验室走向陈列厅,从作业本迈进价签牌,“融·艺”市集正书写着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转型的生动注脚。随着珠宝艺术中心建设的推进,这座连接传统工艺与未来设计的桥梁,将持续为行业输送兼具审美力与市场力的新生代人才。
供稿:上海建桥学院珠宝学院产教融合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