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想要找的

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上海建桥学院选拔赛报名通知

2025-05-0810

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上海建桥学院选拔赛报名通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以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搭建跨文化交际展示与教学交流平台,以赛促学促教促研促建,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现于20254月至11月举办,分初赛(校赛)、复赛(省赛)、决赛(全国赛)、总决赛校赛选拔赛由外国语学院主办,为顺利开展竞赛组织工作现就选拔赛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1. 大赛形式

  1. 团队现场比赛

  2. 短视频比赛

选手选择其中一种形式参赛


二、参赛对象

我校全日制在读生,学段、年级不限


三、选拔赛流程

团队现场赛

1. 线上初赛

1)选手以个人为单位,以提交视频的方式参加线上初赛。

2)视频要求:结合个人跨文化交际学习与实践经历,阐述对跨文化沟通的理解或通过真实生活案例分享跨文化见闻,制作3-5分钟的英语演讲视频。参赛作品需具备跨文化元素、典型性及独创性。若经核查存在剽窃行为,将立即取消比赛资格。

3)所有参赛选手请于2025531日晚23:59前线上提交演讲视频及演讲稿,具体要求如下:

  1. 演讲视频和演讲稿的命名格式:跨文化大赛+现场赛+学号+姓名

  2. 需打包压缩成ziprar格式

  3. 提交到邮箱17068@gench.edu.cn

  1. 所有参赛的选手加入QQ群(群号:1014578933

5)进入决赛的选手名单将在QQ群内发布。


  1. 现场决赛

1)校决赛将于612日(星期四)下午于外国语学院进行。

2选手抽签组队,3人组队为一组。3位选手分工合作,组成团队共同完成比赛

3)决赛内容包括案例展示、案例分析和评委提问三个环节。参赛团队从多元文化生活、公共外交、商务沟通三个主题中抽取一个主题,根据团队成员自身经历、观察或阅读,自主开发与主题相关、具有原创性的跨文化交际案例。不得直接照搬、模仿影视作品。

  1. 案例展示:现场展示案例,形式自选(短剧表演、访谈等)展现跨文化现象或冲突。

  2. 案例分析:运用跨文化交际相关概念和理论,对案例中的跨文化现象和交际策略等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跨文化冲突的方案。

  3. 回答评委提问:评委针对参赛团队的案例展示分析内容提问,由一名团队成员回答。

4)每组案例展示和案例分析总时间为10分钟,最低不少于8分钟回答评委提问2分钟。


3. 奖项设置

1)校选拔赛设特等奖3名,一等奖6名,二等奖8名,以及三等奖若干名。特等奖三人将组队代表我校参加2025年上海市“外教社杯”跨文化能力大赛现场比赛。

2)特等奖个人可直接进入2025“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国际传播综合能力赛项的校选赛决赛。


  1. 讲述中国 传播中国”短视频比赛

1. 比赛形式

由评委线上评审选出5作品,代表我校晋级省赛。


2. 参赛形式

参赛选手可选择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每位选手仅限参与一个作品。

若选择团队参赛,每支队伍学生人数不得超过 3 人;允许跨专业、跨学院组队,但不允许跨校组队。


3. 作品提交要求:

1选手请于2025831日晚23:59前将参赛作品(含短视频及文字稿件)打包压缩成ziprar格式发送至邮箱17068@gench.edu.cn

2)短视频和文字稿件命名格式:跨文化大赛+短视频+学号+姓名。

3)所有参赛的选手加入QQ群(群号:1014578933)。晋级省赛的选手名单将在QQ群内发布。


4. 奖项设置

校选拔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以及三等奖。


四、参赛视频制作要求

参加本次校选赛的视频作品(含现场赛初赛短视频比赛)需满足以下制作要求:


1. 主题与内容要求

1)紧扣大赛主题“坚定文化自信 增进国际理解”;

2)鼓励围绕个人生活和学习、家乡故事、家乡文化、地方发展变迁等,从多维度、多领域选取题材,创作文案;

3)鼓励基于个人所见所闻所感,以小见大,讲述自己的真实经历、真情实感,形成原创故事;

4)准确把握中国文化精髓,提炼展示中华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精神标识,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国智慧

5)故事有深度,叙事角度新颖,避免陈词滥调,展现独特观察视角;

6)从跨文化视角讲述和呈现故事,注重跨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理论在其中的应用;

7)注重传播效果,讲述生动,有感染力,能引起受众情感共鸣和思考;

8)作品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内容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不得涉及色情、暴力、种族歧视、宗教等内容。


2. 作品规范要求

1)配音与字幕要求:配音必须由参赛学生自行完成,不可使用人工智能语音或剪辑软件字幕配音。大赛将采取配音追溯机制;

2)作品配音语言为英语;

3)作品均须配中英双语字幕,中文字幕须使用简体字;

4)制作方式说明:鼓励借助人工智能(AI)辅助作品制作。如使用人工智能(AI)生成图像、视频、文字等(配音除外),需在作品说明文件中注明所使用的AI技术,引用素材需在明显的位置用文字标注来源,确保无版权争议;

5)技术要求:

  1. 作品大小不超过 500MB,分辨率为 1280×720像素或以上;

  2. 画面清晰稳定,音质清晰,格式为 MPGMPEGAVIMOVMP4;

  3. 比例需为横屏 16:9

6)作品中不得出现任何第三方软件 Logo或水印、广告、二维码、超链接或其他外部引流标识。


3. 作品版权要求

1)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参赛者须确保作品无任何抄袭、剽窃行为。如因作品版权争议引发法律纠纷或索赔, 一切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组委会概不负责,并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及所获奖项;

2)严禁一稿多投。同一作品不得重复提交至本赛事多个组别,或同时参与其他同类赛事。若出现一稿多投,一经查实,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及所获奖项。



、特别说明

(一)报名前请认真阅读本通知,本次比赛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参赛选手在大赛过程中应秉持竞赛精神,杜绝抄袭(包括讲稿抄袭)、照搬影视作品等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并查实,将禁止参加下一年度的竞赛,并报相关部门参照相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大赛官网:https://ict.sflep.com/,点击-跨文化能力大赛-赛事回顾,可查看历年全国总决赛比赛视频,供备赛参考。


外国语学院

202556



热点新闻